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网 > 教育教学 > 正文

全国主流网络媒体报道:当“产教融合”遇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科技学院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3-06-01 作者:党委宣传部 编辑:党委宣传部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5月24日下午,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重庆科技学院。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中国西藏网、光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人民政协网、中青在线、环球网、未来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10余家央媒,华龙网、北青网、北方网、长城网、河北新闻网、黄河新闻网、山西新闻网、中国吉林网、东北网、东方网、中国江苏网、潮新闻、中安在线、海峡教育报社|东南网、大江网、大众网、齐鲁网、舜网、青岛新闻网、胶东在线、大河网、荆楚网、红网、南方网、大洋网、深圳新闻网、广西新闻网、四川新闻网、云南网、西部网、每日甘肃网、青海新闻网、新疆网等30余家地方主流网络媒体对活动情况和我校党的建设、思政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报道。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以《当“产教融合”遇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科技学院交出亮眼成绩单》等为题的新闻,报道了学校产教融合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新闻内容转载如下:

牵头成立1个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达成167份校企合作协议、65%以上毕业生实现区域内就业、“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田水侵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支撑特大型有水气田新增销售额近210亿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重庆科技学院凭借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交出了一份令人称赞的完美成绩单。

这张亮眼成绩单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奋进密码?5月24日,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走进重庆科技学院,探究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下的产教融合之路。

image001

媒体行合影。

image002

媒体交流沟通会。

自上而下 持续稳定的顶层设计

“最关键的,是顶层设计,是前瞻意识。重庆科技学院始终坚定地走应用型大学发展道路,持续优化顶层设计,为学校的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不断线’的政策、资金支持,成功只是时间问题。”面对记者们的提问,重庆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黎德龙道出了学校产教融合的成功关键。

据悉,早在合校升本之初,重庆科技学院就通过第一次党代会形成了“立足重庆、背靠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共识;第二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定位;2017年,第三次党代会上,更将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牛鼻子”和突破口;2023年,学校召开了学科建设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中国一流应用型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对接、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学科专业群建设任务。学校先后编制发布了《重庆科技学院分类发展建设方案》《重庆科技学院贯彻落实<推动重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计划>工作方案》等文件,自上而下,着力推动学校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image004

校长赵明阶在学校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3年全国高校产教融合研讨会上作报告

需求导向 极具特色的产教融合范式

有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后,如何实现“产教融合”的务实落地?重庆科技学院以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升级人才培育理念、组建创新联合体等形式,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陪同媒体参观的相关负责人就告诉记者:“产教融合不是争着做热门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是要做‘大锅饭’式的笼统人才培养,而是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经济产业特色,为区域性产业发展提供可储备的创新人才力量,这才是我们发展优势学科,推进产教融合的初衷所在。”

具体而言,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上,学校立足行业优势与特色,围绕成渝地区产业规划和资源分布,尤其是聚焦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着力构建起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重科特色的油气勘探与绿色开发、低碳冶金与先进材料、高端装备与电子信息、能源化工与智慧安全、数理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8大学科群协调发展、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为深度产教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在升级人才培育理念上,学校确立了以“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引领,产出导向、业精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全系统推进“OBE”理念,坚持将产教融合贯穿招生、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就业等全过程,着力构建了企业深度融入的从人才市场需求、到专业设置预警与专业调整、到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再到企业评价与反馈的管理闭环,实现了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引领。

同时,在组建创新联合体上,学校还瞄准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构建政府部门、行业或协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的协同创新联合体,有组织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充分整合发挥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助力塑造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目前,学校已与地方政府部门和区域内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共建省部级以上协同创新平台20余个、创新团队(群体)10余个,发挥了极强的示范性作用。

image006

学校赴元坝净化厂考察交流

image008

学校赴四川宝石机械交流

image010

学生在自贡硬质合金公司实习

从规模到精尖 高价值的经济产出

近年来,通过深度推进产教融合,重庆科技学院获得了社会口碑和经济价值的双丰收:在成渝地区,达成各类战略合作协议167份;承担了多个重大项目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科研成果产生了超200多亿元的经济收益……

学校“校校协同”,联合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功研制出适合于页岩气高效、安全、环保的钻井液,为重庆气矿、川中气矿创造了数亿元直接经济价值。与重庆大学等联合研发的针对山地高柔结构抗风的系统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重庆朝天门来福士广场、越南芳梅30MW风电项目等80多项重要工程,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校企联动”,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等联合研发的“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田水侵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 在四川盆地规模化应用后,支撑着普光和安岳2个特大型有水气田累产超1700亿方,近三年共新增销售额近210亿元。与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系统、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雾化器等关键装备,已推广应用到国内外300余条生产线,研究成果“大型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及产业化”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时,各个二级学院同样主动作为,以化学化工学院为例,与四川申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出低摩阻高矿化度滑溜水、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自生热增能压裂液、纳米石墨烯降阻剂、自愈合钻井堵漏剂等多项技术,创造产值5.7亿元,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image012

低摩阻高矿化度滑溜水、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自生热增能压裂液、纳米石墨烯降阻剂现场运用

一边是重科相关负责人的耐心讲解,一边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7大重点项目的实地走访,记者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产教融合对学校发展的强大支撑。

image014

全国主流网络媒体记者与学校相关负责人现场交流

“了解越深入,越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的独特魅力。”“很有收获,不虚此行。”走进重科后,记者们纷纷发出如此感叹。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邮编:401331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中心

版权所有:det365在线平台 - det365手机版 - 官网下载    渝ICP备1300051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0806号